活动地点: | |
开始时间: | |
结束时间: |
一、国内经济
国内月度宏观经济数据方面,海关总署公布的9月出口同比增速录得8.3%(前值4.4%),增幅回升主要是低基数贡献叠加今年中秋假期错位增加9月份工作日天数。9月我国对美国、欧盟、东盟的出口同比分别为-27.0%、14.2%、15.6%,其中对美国同比增速回升6.1个百分点(前值-33.1%),对欧盟同比增速提升3.8个百分点(前值10.4%),对东盟同比增速回落6.9个百分点(前值22.5%)。主要商品来看,各大类产品同比增速均有所回升,农业原材料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明显回升。
高频数据方面,工业生产分化,短期受季节性扰动明显,中期承压。螺纹钢和轮胎开工率下降,反映出生产活动的收缩。反内卷政策或在中短期内调节供需,但长期的价格回升还需要需求侧扩张。
发电分项改善明显,尤其是水电指标加快改善,可能预示清洁能源的替代。未来1-2周随着汛期来临,水电发电仍预计会有较好增长,火电预计保持平稳。
交运分项虽然周度波动,但3个月和12个月移动平均保持平稳上行,显示短期经济活动呈现波动,但长期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工业运输需求保持平稳回升。
物价方面,下游消费价格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从边际变化看,多数农产品价格同比降幅扩大,中期趋势上各品种3个月趋势降幅均在扩大,短期和长期趋势共振向下,反映出需求不足仍是宏观层面的主要矛盾。
上游价格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从边际上看,国内生产资料价格降幅连续收窄,工业品价格高位震荡,但国际大宗商品中食品、油脂价格转为下降,工业原料和纺织品增速放缓,仅家畜价格维持高位。中期维度,多数指标3个月均值保持上升趋势,未来价格修复态势良好但高度受制于需求端。年内PPI转正存在一定困难,但PPI翘尾因素的减弱会持续改善PPI增速。
房地产方面,成交面积呈现分化态势,止跌回稳还不牢固。土地成交面积降幅收窄但溢价率保持低迷,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明显回暖,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分化,三线城市压力加大;价格方面,各能级和区域城市房地产成交价格仍未止跌,短期和中长期趋势均继续下降。
二、海外经济
美方措施,100%关税+软件出口管制仍是以前的措施,但我国自主可控体系对此敏感度逐年降低。而从我国措施看,稀土技术全面限制出口不仅以价格优势抑制欧美产能重建,对短期生产也带来极大营影响,反映出我国利用国际规则主动出击。调查高通给美股科技泡沫施压,克制但命中要害。科技和军事方面动作显示出战略格局悄然变化,我国更加主动。
特朗普并未取消十月APEC会面,结合本周一副总统万斯缓和局势的表态,有不小的概率会以特朗普“TACO”收场。经过周末特朗普和万斯的表态之后,事件对情绪的冲击很大程度上得到消化。
三、资产策略
大类资产配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已超越传统宏观经济框架。美元重估、科技创新与国内制度建设等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因素共同构成了广义的经济基本面。我国十五五注重科技和反内卷大势所趋,是未来资产定价主线。大类节奏上,情绪推动债市修复,股市回调,空间可能都不大,但股市风格切换可能会提前,这也是四季度最大的变数。中期来看继续多权益,债市在震荡中曲线走陡,长端可能有反弹交易机会。
突发事件没有打破中美现有的战略相持格局的平衡,甚至令这一格局进一步得到确认,事件也没有破坏主要股指上涨趋势。VIX恐慌指数到22即回落,美元指数也表现克制。市场短期可能因为贸易突发事件进入防御状态,资金流向避险资产,从半年的维度来看AI、资源、出海依旧是大类配置的看好方向。
货币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在房地产和化债取得进一步成效或是出台更大力度措施之前,短端资产有条件保持在利率低位。
利率:上周六银行间开市交易,在海外消息公布后,长端利率下行4-5BP左右,已经对贸易冲突升级进行了定价。长端有利差保护的品种存在交易机会。
信用:长假前后债市呈现波动行情,节前债市收益率先上后下,节后震荡,但由于关税等消息周六再次明显下行。期间短端信用债表现相对更好,3年内中高等级信用利差收窄0-7bp不等;4年及以上品种表现稍弱,4-5年城投债的利差走扩0-7bp。
后市展望,定价角度看,信用债相对性价比尚未回到有价值的位置。在震荡行情下,票息策略占优,中短端虽然利差不足,但在资金相对宽松的背景下,安全性尚可,重视一级市场,参照合理定价积极参与投标机会。
可转债:对大盘转债机构偏谨慎,而机构参与度相对低的小盘转债资金流出相对少。一方面与股市的分化现象吻合,另一方面折射出市场高位投资者心态偏谨慎。从绝对收益的视角来看,银行、生猪板块可转债具有充当底仓品种的价值。
股票:微观来看,股票市场可能会重新审视高估值,贵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来源。政策方面,300倍市盈率股票质押折算率先调至0再恢复,但情绪影响已在市场之中悄然扩散。周五科技股带动股指下跌,传统行业板块上涨,给市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变化情景,关注低位板块如地产、消费、制造周期当中的龙头高股息公司,关注估值合理且有科技优势的互联网公司。11月份开始,出口导向行业将面临业绩减速与高基数的环境,内需板块接力的概率进一步提升。流动性方面,关注居民理财增配固收+产品带来的增量资金对股市风格的影响,关注长期资金年底行为的影响。